关于书中瘟疫的一点说明

文写到这里大家也看出来,这一回流行的瘟疫就是温证,类似于现在的病毒感染,用的方子类似于银翘散,这个方子最早出自清朝的《瘟病条辩》,因为我架空的朝代大概模仿明清的风俗人情(这个怪我,本来想把背景放在唐代的,但是因为写医生文,要啃医学方面的知识,之前写温僖贵妃传的时候查了很多明清时候的资料,包括服侍饮食官僚系统什么的,明朝的大学士在唐朝是右仆射,还有汤饼什么的,想想还是继续明清罢,不影响看的),所以呢,在本文这个时空是没有银翘散的,我把银翘散去了两味相对不重要的佐药,姑且也不算超前吧,因为中医好多方剂什么的都是独门秘方,没有记载下来……

另外可能会有读者质疑,我种花家中医学如此渊博,竟连这么简单的表热证都没人治不好吗?我查资料是这样的:中医学也是在发展的,尤其是温热病这一块,到了明清才研究的越来越细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交通方便,病毒传播的原因。《黄帝内经》是一本好书,却也是一本很概括很笼统的书,以当时文盲程度和并不发达的印刷业,应该没有很多人读过,更别提吃透研究透了,中医又有传内不传外的特点,真正有技术的很少,大部分郎中也不怎么辨证论治,都是依照成方来治病,比如唐朝颁布的《太平圣惠方》,宋朝的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一般大夫就是对着病症选药来开方。而且中医八法中下,汗等法都是金元时代才见诸文字的,专注瘟病发展的卫气营血辩论首次出现在清代叶天士的《温热论》,张仲景提出的六经辨证着重外感伤寒的发生发展,或许明清之前还是伤寒多于温热(我猜的),真正成熟的瘟病理论是清朝出现的《瘟病条辩》,当然明末也有一些瘟病的论著,但百度百科说不太彻底,大家有兴趣自己研究,这里为了艺术效果,我有一些些改动,还请各位书友海涵

最后,看在我这么努力看书查资料的份上,出门别忘了收藏+投票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