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七章 唇枪舌剑

“将军,你找我?”黄澍撩开大帐发现左良玉正在帐内出神,正背着手望着大帐发呆。

“坐下说,有件麻烦事和你商量一下。”左良玉听到背后的声音,转过身来对黄澍说道。

“是关于李大人的吧?”黄澍没有坐下直接问道。

“看来你也知道了,底下人来报,那李奕醒了。”左良玉面无表情的说道。

“那这确实是件麻烦事,将军的意思是?”黄澍面无表情的说道。

“我一时半会儿拿不定主意,这才叫你过来商量一下。”左良玉犹豫的说道。

“既然那李奕醒了,咱们就有两条路可以选。”黄澍思考片刻之后回答道。

“哦,那两条路?你细说一下。”左良玉略感吃惊的问道。

“这第一条路嘛该怎么样就怎么样,李奕过来求援,将军不辞辛苦带兵驰援,不但救了他一命而且大破贼军,自然是有功无过,至于说李奕受伤这事,大人就说战场之上军情瞬息万变,不能做到万无一失。这官司就算打到当今圣上那里去也是你占理。”黄澍缓缓说道。

“但毕竟李奕所部打了头阵,如果一点军功不给,恐怕也说不过去啊?说说第二个方案吧。”黄澍的说法让左良玉颇为心动,但他也知道绝对不能这么干,倒不是他良心发现,而是害怕李奕向洪承畴告状,洪承畴是久经沙场,乃世之名将,只要李奕一说现场情况洪承畴立马就能明白自己的一点小心思,崇祯皇帝好糊弄,可想糊弄洪承畴就难了,得罪了李奕不过是日后会有麻烦,而得罪了洪承畴则是立即会有麻烦。

“那就说说第二条,让出一部分军功。”黄澍继续说道。

“那些军功是儿郎们真刀实枪的砍出来的,如果就这样把军功让出去恐怕底下的兄弟们不服啊。”左良玉虽然不想得罪洪承畴和李奕,可如果真的把军功让出去,自己心里确实舍不得,毕竟想让底下的兄弟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,自己以后在部下面前还怎么抬的起头来?还怎么让部下们令行禁止。

“大人莫急,我说的让出一部分军功,并不是说把兄弟们斩获的人头给全部送出去。”黄澍看到左良玉如此表情,岂会不知左良玉的小心思,左良玉是又想堵住洪承畴和李奕的嘴,又不想把军功给让出去。

“哦?先生这么一说倒把我弄糊涂了。”左良玉听到黄澍如此说道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。

“大人且听我细说,咱们此次斩获人头五千余级,这些人头都记到每个弟兄的名下,如果将军想把这一部分军功让出去的确会让弟兄们寒心,可大人别忘了,除了斩获的人头,咱们还有俘虏数万人,难道这些俘虏就算不得军功吗?”黄澍若有所指的说道。

“哦,我明白了,先生想法简直绝了。”左良玉听完恍然大悟,拍手赞道。

正常来说抓了这数万俘虏确实是一桩天大的功劳,可事实上是每个将军都不喜欢留俘虏,首先是难管理,所谓俘虏就是放下武器的敌人,要底层士兵好好的对待这些昔日的敌人,无异于痴人说梦,故而虐待俘虏的事情时有发生,一旦虐待的过狠很可能发生动乱。再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,这些俘虏之所以造反无非是没有粮食,但这个时候不光反贼缺粮,官军也缺粮,突然多出了这几万张嘴,需要极大的后勤保障,留着这么多的俘虏很明显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,黄澍的意思是把这个天大的包袱甩给李奕。

“当然李大人为国杀敌,身负重伤,将军可以以私人的名义赠送他一笔金银,算是一点小意思。至于说这些俘虏到了李大人军中,是杀是留就看李大人的意思了。”黄澍见左良玉明白了自己的建议,笑着补充道。

“不错,先生所言极是,李大人为国杀敌,身负重伤,乃我辈楷模,我送他几万两银子作为汤药钱是应该的。”左良玉点头笑道。

“大人高义。”黄澍拱手称赞道。

潜山一战,张献忠主力基本被全歼灭,左良玉窃取了最后的胜利果实,除了有极大的战功之外,黄白之物的收获也不小,总共清点下来不下二十万两白银,左良玉仅仅说拿出个几万两白银出来作为汤药费,可真算不得是大方。

庐江城内,卧床数日之久的李奕勉强能下地,李奕能如此之快的恢复,得益于胡先生的妙手医治,但更该感谢的是慕容燕,慕容燕通过自己的渠道,给李奕收集了大量的名贵医药,胡先生精湛的医术加上慕容燕的医药,李奕这才能在短时间内下地。

阴雨连绵,勉强能下地的李奕不敢走太多,生怕自己背上的伤口崩裂,但也不想再回到床上躺着,让底下人搬了一把躺椅放在亭子内,李奕躺在躺椅中看着屋檐下滴落的雨珠发呆。

“李兄,请喝茶。”慕容燕这几日一直陪在李奕左右,看到李奕的身体一天天的好起来,慕容燕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,今日李奕在亭中观雨,慕容燕也在一旁准备好了茶具。

不过慕容燕今日所泡的不是什么龙井、普洱,而是人参,慕容燕特意寻了一支五百年的老山参,吩咐底下人将这老山参切成薄如蝉翼的薄片,前几日李奕昏迷的时候嘴里含的就是这老山参。

“如此稀有之物,让慕容兄破费了。”四两银、五两金,六两以上称为瑰宝,慕容燕给李奕准备的这支老山参,不光重量超过八两,更难得的是人参已经颇具人形,算得上是宝中之宝,而慕容燕丝毫不见心疼,前几日李奕就是靠着这支数百年的老山参吊着一口气,如今八两多的老山参所剩不多慕容燕索性就拿来给李奕冲茶喝,李奕每日见慕容燕拿这等宝物给自己冲茶,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

“李兄怎么也作如此女儿态,既然是件东西就是拿来给人用的,就算这老山参颇为金贵,可比起李兄你的身体来又算得了什么?”慕容燕不以为然的说道。

慕容燕嘴里说着话,可手里的动作却一点不耽搁,见茶具内的水沸腾,立即提起茶壶倒入茶杯之中,不一会儿整个亭子内就飘满了一股老山参特有的异香,让人为之沉醉,揭开茶盖,只见汤色碧绿,宛如翡翠。

“李兄,趁热喝了。”慕容燕小心翼翼的端起茶杯送到李奕面前。

李奕知道此时此刻不能再推辞,否则就辜负了慕容燕的一番好意,接过茶杯之后小心服下,茶汤微烫,入口之初颇为苦涩,可饮下之后则是回味无穷,满齿盈香。

屋檐下的雨滴如断线的珍珠一般颗颗坠下,李奕也望着这颗颗坠下的雨滴发呆,慕容燕见李奕出神,收拾茶具的动作也格外的小心,生怕打乱了李奕的思绪,但总有人不解风情,走廊里传来了阵阵脚步声,看来李奕今日的清闲是到头了。

“大人,左良玉屋外求见。”亲兵走到亭内向李奕禀报道。

左良玉如今位居总兵之衔,且手握总兵,李奕的亲兵直呼其名算是极大的失礼,可李奕所部在战场上受了左良玉的窝囊气,对左良玉也就没这么客气了。

“他来干什么?叫他在屋外等着。”慕容燕听到是左良玉求见,这气就不打一处来,左良玉坐视李奕被围而迟迟不发兵,若不是李奕命硬,这次就折在战场之上了。

“慕容兄消消气,犯不着和这人一般见识。”李奕安慰了慕容燕后又对亲兵问道:“左将军是孤身前来还是带了大队人马?”

“禀大人,据属下打探,左良玉是仅带了几个亲兵,身后没有大队人马。”亲兵据实回答道。

“哦,那就叫他们进来吧,别让左大人在屋外久等。”李奕听到左良玉仅仅只带了数个亲兵前来,估计是不想撕破脸,李奕也正好借这个机会探一探左良玉的底。

“左将军里面请,我家大人正在凉亭之内。”不一会儿走廊里传来脚步声,李奕抬头一看发现来者正是左良玉,当日在洪承畴帐内两人有过一面之缘,今日再见算是熟人了。

“李大人,我心中有愧啊,我自接到你的文书就立即吩咐底下的弟兄们开拔,可你也知道大军行动不便,我是心急如焚啊,可紧赶慢赶还是让李大人身陷险地,好在李大人洪福齐天,要不然我一定后悔一辈子啊。”左良玉看到李奕躺在榻椅之上,隔着数米就向李奕请罪道。

“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,时机确实不好把握,左将军不必太过自责,再说了左将军能敢冒大险亲自带兵前来救援,李某感激不尽,我一直有伤在身,没能当面致谢,该是我说声对不起了。”李奕岂会让左良玉轻轻几句话就带过去,装着要起身向左良玉当面道谢。

“李大人有伤在身,快快躺下。”左良玉见李奕说的如此客气,就算傻子也知道李奕话中有话。

双方一见面就是一番唇枪舌剑,接下来就看双方如何应对了。